上一页|1|2|3|4|5|6|7|上一页
/7页

主题:各地上报房价被指不真实 仅为完成调控目标

发表于2012-01-03

发表于2012-01-03
临近年关,楼市调控的成果盘点在即,来自各地房地产主管部门的声音似乎也比平常更多。作为去年唯一被量化的调控任务,即年初要求各地制定的“房价控制目标”,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。
发表于2012-01-03
尽管从中央到地方,政府主管部门都表示年初制定的“房价控涨目标”已经实现,但多位业内人士向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在楼市调控已经上升至“政治任务”的前提下,不少地区作为统计数据上报的成交均价,并不代表真实的市场价格。


发表于2012-01-03

失衡的成交数据

从去年12月15日至今,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省市住建部门“高调”表态已经完成任务。12月23日,住建部部长姜伟新更是为各城市的楼市“控涨”工作正名,表示全国657个城市都按要求公布了房价控制目标,目前绝大多数地方基本实现年初制定的房价控制目标。

发表于2012-01-03

值得注意的是,购房者对房价下行的感受却远远不如政府表态的那样直接。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最新统计,2011年11月,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为8832元/平方米,仍然有43个城市价格保持环比上涨。

发表于2012-01-03

而据本报记者调查,山东烟台、广东中山、珠海等二三线城市,事实上从去年二季度以后才开始出现较大涨幅。中原地产的统计数据显示,部分城市楼市成交价格上涨幅度超过10%,越过房价控制目标“红线”。

发表于2012-01-03

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向记者表示,这种短期“限价令”的出台,有完成房价控制目标的考虑,“像中山、珠海这些城市,如果不直接限价,完成去年的房价控制目标恐怕很难。”

发表于2012-01-03

不仅如此,国家统计局用以评价7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幅的“房价指数”也暗藏玄机。杨红旭告诉记者,统计局以“房价指数”作为统计指标,这是以2010年全年的平均房价为统计基期,而2010年基数本来就相对较高,因此地方政府通过限价等方式很容易能拉低全年均价。

发表于2012-01-03

对此,中原三级市场研究中心分析师张大伟表示,行政限制后的成交价绝非均衡价格;“限购”与“限价”固然可逼迫市场价格下行,但是一旦“限购”与“限价”的条件被改变,价格将出现更大的“失衡”。

发表于2012-01-03

结构性调整

完成控制房价任务的另一个要点,还在于调整住宅供应结构。

上一页|1|2|3|4|5|6|7|上一页
/7页